阅读内容
背景:

中国当代艺术=金钱?2009中国画廊回归务实

[日期:2009年01月07日]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佚名 [字体: ]
 

    金融海啸,让一批通过倒货、炒作的画廊轰然倒下,也让更多的画廊意识到要沉静下来做些什么。就在半个月前,上海一位年轻的画廊主人李枫(化名)就做出了一个决定,为自己亲手经营了一年的画廊找了几个合作画廊,李枫形容这个举动是“抱团取暖”。而上海美术馆学术部主任肖小兰则认为,这场危机使得“中国当代艺术=金钱”的这个等式完全曝光,“之前所谓的市场是不正常的,这场危机值得让人反思。”2009年,中国画廊的出路在哪里,前景又如何?本报记者特别专访了业界资深人士。

    虽然这次的金融危机已经让不少画廊感受到了寒冬,但是据了解,也有一些新画廊在伺机进入。近期在上海陆续开张的有常熟路淮海路口的延画廊,定西路上占地1000平方米的canart空间,以及虹桥路上的思竹画廊等。思竹画廊艺术总监白莉莉介绍:“我们有一个最起码延续三四年的长期计划,而且只有4个签约画家,至少我可以保证这一点,所有我这里出售的画作绝无伪作。”

    东亚画廊艺术总监郁文怡也认为,画廊经营是一项长期计划,这个计划中不仅仅包括钱,“我们正在努力收一些作品。今年做什么,明年做什么都有一个状况的预估和商业的心理准备。”于天天透露,为了压缩成本,新北京画廊今年会更关注刚从美院毕业的年轻画家,同时会缩减画展数量,“以往每年的画展在10至12个,明年预计是6至8个,会提高画展的质量,以联展为主,在一个主题下同时展出几个画家的作品,突出学术带动。”于天天认为,目前国内的画廊已经饱和,“买家和艺术家就那么几个,每次画展上遇到的都是一些熟悉的面孔,所以我觉得,画廊应该在挖掘新的年轻买家上花更多工夫,艺术在中国仍然是小众文化,这个市场容量还很大,我很乐观。”

    艺术评论家朱其表示,因为一些天价操作搞不下去了,一些没有资金和学术实力的画廊会被淘汰,一些艺术家谈合作也不会漫天要价,会变得比较好合作,今年是一个树立学术品牌的逆流而上的好时期。投资大师巴菲特说:““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在裸泳。”突如其来的危机对于中国不少年轻的画廊来说,就像是一块超速警告牌,只有控制好速度的驾驶员才能更好地面对风险。

  回归学术期待90后艺术家

    于天天认为,之前是大家还没准备好的时候牛市就来了,这让大家不知所措,而此轮的危机必然会让行业重新洗牌,一些通过倒货、炒作的画廊肯定会被淘汰,而一些市场价格上升太快的年轻艺术家现在就像是被从云端给摔下来,也会无所适从,所以现在其实是给画廊和艺术家一个很好的思考时间,让大家在维持基本生存的条件下思考,当下一个牛市来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肖小兰直言,中国当代艺术之前所谓的市场是不正常的,画廊的操作、拍卖行的参与,再加上社会上的暴发户、洗黑钱的人以及海外的热钱等共同搭唱了一场欢快的盛宴,但却是病态的,艺术完全和市场挂钩,打动人的作品不是说没有,而是比较少,艺术想象力也很差,只是符号性的风格、形象的塑造,连审美的高度都没有,这样的表现是很空洞,很表面和虚假的。“现在市场基本停止了,危机让这个行业冷静下来了,也许今年会更清晰地看到缺少了些什么,中国的艺术应该回归到学术本身,艺术家要有对社会的审视和批判,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而不仅仅是技法、符号的跟风。中国目前有些画廊什么都不懂,但是胆子却很大,又投机又短命应该被市场清理出去。”

    肖小兰认为,政府应加强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引导,对中国画廊的从业审核应更严密,行业协会要发挥作用,最好能推动画廊在中国的分类,将仅仅是卖画、销售大众艺术作品的商业画廊和专注顶级艺术作品的画廊区分开来,她表示,期待90后的年轻艺术家能够不被炒家左右,成为中国艺术界新的力量。

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术家站的立场,也不代表艺术家站的价值判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