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背景:

陈凯歌上海“谄媚”观众 角儿在上海不红不算红

[日期:2008年12月02日]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阎云飞 [字体: ]
 

陈凯歌对媒体有问必答

    《梅兰芳》上映前,陈凯歌一刻不敢松懈,对媒体对观众,他均做足“讨好”功夫

    还有24个小时,电影《梅兰芳》就要在北京举行首映礼,导演陈凯歌却还是见缝插针地安排了一趟上海之行。

    陈凯歌昨天来,原本是为答谢上海政府拍摄期间的支持,然而对院线临时“突击”安排的采访,他出人意料地爽快答应。陈凯歌谈了不少《梅兰芳》和上海的情缘,采访结束时,更一连对媒体说了六次“谢谢”,对上海的媒体和观众尽显诚意。

    谄媚观众,上海人最懂时尚

    陈凯歌借梅兰芳的典故,坦率表示外埠戏要想进上海不容易。

    他说,梅兰芳1912年在袁世凯总统府唱戏的时候已经名满天下,胡适、蔡元培等新派老派人物都来了,不过次年首次应邀到上海演出,还是为名生王凤卿做配角当二牌,“茶上了还要自己先喝一口再给王凤卿端过去,那时候他一点都不红”。说到这,陈凯歌话锋一转,“不过1915年,梅兰芳再到上海的时候已经没有谁能盖得过他,风头都被他压过去了”。陈凯歌表示,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京剧当年也是旧上海的主要娱乐方式,任何一个角儿在上海不红就不能算真的红,所以梨园文化和上海是有渊源的,《梅兰芳》在上海是有群众基础的。

    举例以后,陈凯歌又借梅兰芳之口夸耀了上海的时尚气息浓厚,“梅兰芳壮年的时候移居上海,因为他是一个爱时髦的人,他曾直言不讳地说:‘我虽然出生在北京,但上海是我最爱之地’”。陈凯歌称自那时起,上海一直领着中国小资的风潮,因此自己不担心《梅兰芳》在上海没有知音。随后,陈凯歌强调了上海对于梅兰芳一生的重要意义,观众可以在电影中看到大段梅兰芳在上海生活的印记,“可以说,京沪共同成就了梅兰芳,所以我希望上海观众也能接受这样一个电影”。

    诚待记者,连道六声“谢谢”

    此前陈凯歌对有关《梅兰芳》的采访控制得非常严格,也许是影片陆续点映后的不错口碑,让陈凯歌放下了戒备。穿着一件普通夹袄的陈凯歌,昨天15:30如约出现在上海十余家媒体记者面前。

    当着陈凯歌的面,记者们不好再拿《无极》说事,不过,不少问题还是暗藏玄机。有记者对黎明的表演持怀疑态度,质问陈凯歌“配角更出彩是不是黎明不够好”?陈凯歌则一如既往力挺黎明很勇敢,是个好演员;被问到“黎明、章子怡是不是戏分很少”时,陈凯歌笑说:“那肯定是因为觉得梅孟恋好看,好看才觉得短”。在提到曾有很多导演都打算拍《梅兰芳》时,陈凯歌更是少有地谦逊说:“可见我并不是首选,我也相信有人拍《梅兰芳》可能拍得比我好”。

    一个多小时采访,陈凯歌有问必答。采访结束,他再度表示了对媒体的感谢,简短的结尾致辞,连用了六个“谢谢”。

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术家站的立场,也不代表艺术家站的价值判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