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背景:

观众数创新高 上海双年展折射市民艺术素养

[日期:2008年09月17日]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周楠 顾咪咪 [字体: ]



    一名行人走过外墙挂满老照片的上海美术馆门前。新华社 发

    2008年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已在上海美术馆开幕一周。与其同期举行的,还有上海艺博会以及2008年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三展齐动,给申城带来别样的文艺浓韵。

    观众人次数历届屡创新高的双年展,在今年首次以“人”为对象和主题,提出了“快城快客”的命题,揭示城市迅捷变化中人群的多元身份。上海美术馆人头攒动,中秋当日看展者突破1.1万人次。从9月9日到9月15日,本报每日发放一定数量的问卷,在展厅做了随机采访调查。

    观众身份:本地略多于外地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到有效样本353份。在受访问者中,男性174人,女性179人,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7岁。其中,20—30岁年龄段的人约占被访问者总人数的55%,其次是10—20岁的,占到23%。

    调查显示:有181个被调查者是上海本地市民,比例约为51.3%;167人来自外地,比例约为47.3%;另有5人是外国人,约占1.4%。

    再看文化程度:受访人群中,大学本科学历者为260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50人,高学历达受访总人数的89%。而从职业来看,参观者以学生居多,有191人,约占55%,其次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比例分别为15%和14%。至于艺术工作者,约占被调查者的15%。也就是说,差不多每7个人中,有1人是从事艺术工作或是与艺术相关的工作。

  能否看懂:“基本理解”占半数

    在受访者中,203人是“第一次”看上海双年展,约占总人数的58%。看了“4次及以上”的有26人,约占总人数的7%。68岁高龄的张先生是一位已经退休的教授。他告诉记者,每届“双年展”都会来看,“这已经是第7次了。”

    关于“为什么来看双年展”,半成受访者首选的原因是“感受艺术魅力”;36%的受访者表示,“开拓思维”是他们选择观看双年展的重要目的;还有31%的受访者认为,观看双年展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帮助寻找工作灵感。

    双年展以当代艺术为主,能看懂吗?对此,177个受访者表示能够“基本理解”,约占50%;88人表示“不太懂”,约占25%;23人表示能够“完全理解”,占到受访者总人数的7%。也有3人表示“完全不懂”,他们向记者反映,对于艺术作品表示的涵义,觉得很深奥、很难理解。

    调查还显示:49%的受访者表示,本次双年展“比较好”,21%的受访者认为“很好”,28%的受访者觉得“一般”。

    印象最深:《五彩龙腾》和《移城》

    在简述“对哪个环节印象最深”时,24%的人选择了《五彩龙腾》,主要因为巨大的五彩龙腾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13%的人选择了《移城》,即安放在馆外的知青火车,“它让我重新提起回忆深处的生命记忆。”一位有过知青经历的上海阿姨感慨。此外,选择《迷你的老上海房间》和《飞行器》的各有7.6%。还有一些人选择了《蚂蚁搬家》、《你和我:编舞,游戏和演练》、《为什么你不再给我写信》等作品。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与人民广场相关的作品。那些堆放的行李箱,来自各个不同的年代,有些就是我曾经用过的。”离休干部王虹军说:“我在上世纪50年代就来到了上海,我觉得这次的双年展能很好体现出古今交汇的变化,尤其是整个城市的变迁,让我想起那些逝去的记忆。”

    93%受访者认同市民艺术素养对城市重要

    调查还显示:93%的受访者认为,市民的艺术素养对城市来说“很重要”或者“比较重要”,其中,高达62%的受访者认为“很重要”。

    上海美术馆副馆长张晴说:“上海目前正在建设文化大都市,市民的艺术素养对城市的发展作用不言而喻。上海‘双年展’扎根在上海文化历史的土壤中,吸收养分得以根深叶茂,并反哺市民,吸收新的艺术养料。”

    张晴认为:“‘双年展’的不断成功也正得益于全体市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在我看来,如果说市民的文化素质是大海,‘双年展’就是小船,水涨才能船高,并扬帆起航,为整个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术家站的立场,也不代表艺术家站的价值判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