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背景:
井陉拉花:民间舞蹈艺术奇葩
在石家庄西部山区井陉,流传着一种风格独特的民间舞种———拉花。这里的人,几乎一生下来就会听到拉花音乐,只要哼起拉花中的曲子,就连六七十岁的老人,也会拄着拐杖扭起来。“井陉拉花遍地扭”的美誉名不虚传。井陉拉花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街头广场花会,是河北三大优秀民间舞种之一,其历史悠久,最早可推至金元时期。建国以来,井陉拉花得到进一步挖掘继承、改革发展,从而名扬海内外。1996年,文化部命名井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拉花之乡”。井陉拉花属北方秧歌,但它又有显著的自身特点,以抖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为主要舞蹈动作,舞姿舒展大方,善于表现悲壮、眷恋、爱情、行进的情绪。传统的井陉拉花表演人数为六人或十二人,取“六合同春”之意。演员手执道具各有其象征:伞———风调雨顺;包袱(现不多用)———丰衣足食;太平板、霸王鞭———四季平安、文治武功;花瓶———平安美满。现在看到的井陉拉花虽进行了很大改进,但均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井陉拉花的音乐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寺庙音乐的色彩,刚而不野,柔而不靡,与拉花舞蹈的深沉、刚健风格浑然一体。关于“拉花”一名的由来有很多传说,譬如:拉花是运输牡丹花过程中形成的舞蹈,故称“拉花”;拉花是在逃荒中形成的舞蹈,“拉花”即“拉荒”的谐音;因舞蹈中的女角叫“拉花”而得名等等。
|
内容查询
相关热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