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背景:

路易斯.马丁

[日期:2008年05月07日] 来源:中国艺术家网  作者:chris [字体: ]

  2003年3月3日,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奉为一代宗师的路易斯·马丁因(Luis Marden)患帕金森综合征与世长辞,享年90岁的他终结了一个地理探险的神话时代。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追忆并怀念他,因为谈起他就如同翻开一本传奇小说,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国家地理》的著名摄影师路易斯·马丁

 

  小相机照出新天地

 

  路易斯·马丁原名安尼巴勒·路易吉·帕拉加罗,1913年1月25日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切尔西。在少年时代,马丁就对一切新奇事物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十几岁时,他就能说法语、意大利语等6种语言,他那超凡的记忆力令人咋舌。马丁高中毕业后,没有进大学深造,他凭借与生俱来的语言天赋,不断探究未知世界的奥秘,逐渐成为一个能读懂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语言学家以及世界知名的作家、摄影师和探险家。

  马丁最初的工作是在波士顿一家电台主持节目,但他的兴趣并不是当节目主持人,而是摄影。工作之余,他开始为《波士顿先驱》杂志做自由撰稿人和摄影师,逐渐在业内有了点名气。1934年,马丁到华盛顿的《国家地理》图片室工作。他的脖子上成天挂着个莱卡牌35毫米小照相机,四处拍摄风土人情。那时的摄影世界还是简单而粗糙的,既没有丰富的色彩,也没有小相机的用武之地。一天,马丁路过一家照相机商店时,发现那里摆放着柯达彩色胶卷,于是买了几卷试拍。谁料拍出来的效果出奇的好,他拿着作品去见杂志的负责人,负责人也被他的作品深深吸引,破例同意他在杂志上发表,许多杂志随后相继转载了他的作品。

  由此,马丁开创了小相机彩色摄影的先河,并于1934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小型相机的彩色摄影艺术》。《国家地理》的主编吉尔伯特在1978年4月刊上这样写道:“当马丁挎着个35毫米相机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他被人们看作是个怪物。但就是在那时,他预见到小型相机和彩色摄影将掀起一场革命性的风暴,并将主宰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   马丁一生足迹遍及世界各地,走到哪里都能自然融入当地的文化氛围中。他讲法语的时候,可以像一个正宗的高卢人一样颤动唇上的胡须;讲西班牙语时,手势和姿态又俨然是一个西班牙人。有一次,他的一个同事在意大利的一座桥上和他迎面碰上,半晌竟没有认出马丁来,因为他一身意大利人的行头,看上去和当地人没什么区别。虽然阅历丰富、成就非凡,但马丁从来都谦恭待人,同事和他聊天时,马丁总是低头侧耳倾听,像是在虚心地向人家求教。

 

  海底探险发现奇迹

 

  也许是天生有着探险的精神,马丁“异想天开”地要把相机带到海底,用摄影作品向人们揭示蔚蓝世界的奥秘。在墨西哥的一次采访中,他进行了水下的首次探险。当地有一口古老的雅利安人的圣井,井水深不可测,没有人知道井底埋藏着什么。马丁勇敢地套上潜水设备,纵身跃入井中。他在井底仔细摸索,从淤泥中竟发现了数件文物,这些文物后来被证明是雅利安时期的一些珍宝。

  1954年,马丁来到斐济。他在斐济博物馆看到了一艘海船的方向舵,这只舵来自闻名的“邦迪号”。“邦迪号”是一艘武装船只,原来属于一位名叫布莱的船长。1789年,该船被一个名叫布莱彻的人劫持,此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邦迪号”最后沉溺何处一直是个解不开的谜,人们只在南太平洋的皮特克恩岛附近找到些许残片。

  马丁的脑海里顿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冒险计划,他想潜入海底查找“邦迪号”的下落。马丁软磨硬泡,说服主编在他的海底探险计划上签了字。他开始四处收集有关“邦迪号”的资料。他找到了布莱彻的一个后裔,从他那儿获得了一些有用史料,借助这些资料圈定了船只可能沉溺的区域。1957年,马丁来到皮特克恩岛附近的海域,开始搜寻“邦迪号”的踪迹。在海底寻觅了数周时间,还是一无所获,布莱彻的后裔几乎都要放弃了,但马丁仍坚持他的海底探险,并终于有了发现。他在当年的《国家地理》上写道:“这一次,我潜到了更深的海底。五色斑斓的鱼群游过之后,我在前方依稀看到一些星星点点的曲线,看起来就像蠕虫的化石,这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景象,我的心激动得怦怦直跳。我奋力向前游去,终于看清那些曲线是船只护板上的一排钉子,神秘的“邦迪号”残骸,赫然展现在我的面前。”

 

  在寻找“邦迪号”之前,马丁已积累了丰富的潜水经验。1956年,马丁在《国家地理》上发表了首幅海底摄影作品———《海底照相机》。他用的摄影器材是一个箱子样的笨重家伙,即便这样,由于海底的巨大压力,这个“箱子”有两次还是碎裂开来,碎片划破了他的双手。《海底照相机》是《国家地理》刊登的第一幅彩色水下摄影作品,引起了极大轰动,马丁用动人的文笔在杂志上写道:“我在晶莹剔透而又温暖的海水中,沐浴着折射下来的阳光。五颜六色的鱼、珊瑚和我的身体都被柔和的阳光勾勒出清晰的线条,我就像在一块巨大的液体蓝宝石中悬浮着、摇曳着。”

 

  重走哥伦布航线1980年,马丁从《国家地理》退休4年后仍未停止海上冒险。这一次他把目光放在了哥伦布抵达美洲的航海路线上。一直以来,马丁对哥伦布的美洲之旅非常神往,但又对其初抵美洲的地点怀着许多疑问。马丁开始重新测量哥伦布的航海里程,马丁的妻子、数学家埃塞尔给予了很大帮助,她根据哥伦布的航海日志,为马丁划时代的海上冒险制定了精确的路线。

 

  马丁亲自打造了一艘双桅船,只身驾船驶入了浩瀚的大西洋。为找到哥伦布抵达美洲的确切地点,马丁两次横穿大洋,历经数年之久。好几次,小船险些被惊涛骇浪吞没,马丁凭着惊人的毅力和娴熟的驾船技术,总能化险为夷。沿途路过岛屿,马丁总要和当地土著深入交谈,收集信息,对哥伦布的航线进行仔细的考证。当他完成探险返回家园、远远地望见蜿蜒的海岸线时,他心中的狂喜如同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难以言表。1986年,马丁在《国家地理》上宣布:哥伦布最先抵达美洲的地点是巴哈马群岛中央的萨马纳珊瑚礁,而非科学界一直认定的萨尔瓦多,两地相隔65英里。马丁的论断就像在史学界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他打破了多年来人们一直深信不疑的科学定论。史学界有人开始重新考证哥伦布抵达美洲的地点,也有人对马丁的说法不以为然。《国家地理》则坚定地站在马丁这一边,撰文支持他的说法,并盛赞他这一伟大的海上创举。

 

  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马丁为《国家地理》工作了64年,发表了60多篇图文并茂的探险和猎奇故事。他的故事不仅文笔生动,更重要的是文字和图片都是亲身体验的见证。20世纪60年代晚期,马丁在巴西探险时,发现了一种独特的兰花,人们以他的名字给花命名。1972年,马丁在大西洋深处发现一种新的生物,人们将它叫作“海底跳蚤”。马丁对东方人用竹竿钓鱼也很好奇,曾到中国广东和日本东京寻根觅源。在入海探险之外,马丁还挑战天空,他30多岁时学习飞行技术,70多岁时还在研究超轻型飞机。在空中他也不断拓展摄影艺术,拍摄了最早的美国发射航天飞机的照片。

 

  马丁的辞世让《国家地理》的人备感悲痛,因为每个同事都为马丁自豪,以往不论他们走到世界的什么地方,总有人和他们说:“哦,你是《国家地理》的啊,马丁好吗?”《国家地理》主编艾伦日前接受采访时说:“像马丁一样的传奇人生是绝无仅有的,他是我们杂志历史上最后一位这样的风云人物。”虽然如此,马丁却对人生仍抱遗憾,他曾说:“人一生的时间怎么也不够,正当你还想学习点什么的时候,你却要结束这一生了。”也许只有这种思想的人,才能创造更加瑰丽的人生。

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术家站的立场,也不代表艺术家站的价值判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Richard Advedon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