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背景:

金像奖被取消资格摄影师自揭修改作品细节

[日期:2010年05月04日]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佚名 [字体: ]

 
《稻谷晒场》(杨晓宁 摄)

 问:取消他们的获奖资格经过了什么样的程序?

 答:组委会责成中国摄协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作品复查小组,重点针对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和纪录类作品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全面复查。复查工作包括以下内容:获奖者自查,获奖者均以书面或电话形式做了回复。展示获奖作品,并开通“会员之声”信箱和论坛征集意见;三是召开影像技术鉴定会。钟欣

 反思

 照片“造假门”为何层出不穷?

 日前,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组委会以“使用电脑软件修改原始影像致作品失实”为由,取消杨晓宁、欧阳星凯两名参赛者“纪录摄影”类的获奖资格。

 随着影像后期制作技术手段的复杂化,近年来,一系列照片“造假门”层出不穷:从《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到《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从《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到这次的“杨欧事件”,都践踏着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拷问着摄影圈的道德底线,足以引起我们的警醒。

 不可否认,当前,摄影界的总体环境是好的。然而,先进数字化图像编辑软件的出现,使照片造假手段从以“摆拍”“暗房技术”为主,转向以“剪贴”“合成”为主,低廉的造假成本、轻微的处罚力度,使一些摄影者铤而走险、屡试不爽,而假照片传播的社会效果却恶劣至极。

 把假照片的产生归咎于技术革新显然不对,因为造假的不是技术,而是背后操纵技术的人,而学术浮躁与评奖机制缺失更是难辞其咎。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当前评价学术水平,多用“职称”、“社会头衔”、“所获奖项”考量。作品一旦获奖,证书、奖金是小事,关键是参赛者获得了职称、职务提升的资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某些人的浮躁心态,使他们更关注外在荣誉、丧失了实事求是的意识。

 一位摄影学会负责人认为,一些摄影大赛的评选流程往往是参评作品经参赛单位内部评选后,再送给评奖机构,这就等于唯作品是评,不问作者诚信与否;评选中缺乏专业人士的技术鉴定,使不少造假者“蒙混过关”,东窗事发后,又没能及时予以严惩,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照片造假的歪风。

 真实性是纪录摄影的原则,造假不仅侵害了受众的知情权,更严重损害了媒体、评奖机构的公信力。

 杜绝纪实照片造假,有关部门应尽快制订可操作的摄影评比行业规范,细化各类赛事的评选流程,特别是要引入数码影像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照片的真伪鉴定和复查。

 此外,必须加大对造假者和其所在单位的惩处力度,提高造假成本。如建立“造假者黑名单数据库”,引入体育比赛的“兴奋剂禁赛制”。除取消参赛或获奖资格外,在参与摄影比赛年限、职称评定、职务升迁等方面都应有一定约束,让造假照片成过街老鼠。

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术家站的立场,也不代表艺术家站的价值判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