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背景:

北昆耆宿马祥麟谈北昆简史

[日期:2008年05月11日] 来源:中国艺术家网  作者:chris [字体: ]

北昆,是指现在河北省中部各县的昆曲艺术流派……,北昆多在农村里演唱。农村的野台子,剧场不扰音,更因为受高腔的影响,所以北昆在表演上,那种“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粗犷气派很浓重。另外,北昆演员多是冀中人,在吐字发音上,不可避免地带有河北农村语音,这也是北昆的一个特色。 

清末昆曲从宫廷流入农村 冀中各县昆班崛起

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网罗了一批南昆老艺人到北京,进入宫廷,一方面演唱,一方面组织科班。昆曲的形成,原来是来自民间,有著深厚的民间基础。但自从进入宫廷之後,便成为“雅部”,……在一百多年前的光绪初年,北京宫廷和王公府邸,仍存有五十多个昆曲班社。如醇王府创立的恩庆社昆班,有演员胡庆和、胡庆元等,後该班改为小恩荣科班,演员有老生陈荣會、旦角黄荣达、丑角张荣秀、红净郭荣仁、花脸吴荣英和裴荣庆等。醇王逝去後,小恩荣科班解散。此时北京城里的昆曲、高腔己被新兴起的皮黄代替,许多昆、弋(高腔)艺人为谋生计纷纷走出北京,转入京南和京东的直隶(今河北省)中部一带,巡回各县镇演出。據我父亲和一些老前辈说,清光绪、宣统年间在冀中方圆四、五百里地之内,存在著几十个昆弋班社,他们既演昆曲,又唱高腔,称之为昆、弋『两下锅』。这些在冀中各县崛起的班社由於流行农村,受当地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民间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北方昆曲的特色。在演出中散发著朴实、粗犷、浓郁的乡土气息,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冀中平原是北方昆曲艺术的摇篮。

当时在农村组织的昆弋班社,我不完全知道,仅就所了解的介绍一点情况:徐廷壁在京东玉田创办益和社。演员有唐益贵、李益重、李益广、侯益才(侯永奎父亲)、侯益太(侯永奎叔父)、王益荣、王益龙等。

丰翠合班,是和丰、和翠两个班社合演时用的名字,主办人为无极县孤庄村刘老东,演员有化起凤、郭蓬莱等。

元庆社,是文安县北斗李村任义礼和他儿子任铁庄创办的。任义礼有钱,有功名,文安境内无人不怕他,绰号“活阎王”。他儿子叫“小阎王”。元庆社被称为“阎王班”。侯玉山二十五岁时在此班担任主角,红极一时。

祥庆社,是束鹿县人王乡创立的。主要演员有白建桥、白玉田、吴祥珍、孟祥生、王祥寅等。

庆长社,是高阳河西村财主侯家创办的,由化起凤、侯成章承办一切事务。演员有花脸张子久、武旦兼武净邵老墨、旦角侯益才、红脸化起凤、武旦侯瑞春、刀马旦马彩凤(马祥麟之父)、武生侯炳武、武丑韩子峰、花旦侯海云等。当时民间流传著这样的话:『宁肯挨冷受涷,也得看花脸老墨』;『景州、易州、保安州,谁人不识张子久』。可见邵老墨和张子久的剧艺当时在群众中很有影响。

荣庆社,成立於1911年(宣统三年),是大伙凑钱买了铙阳县常家一份戏箱,共分九股,有侯瑞春、侯益隆、郭凤翔、侯益才、赵德纯、侯海云、马凤彩等,後来韩世昌、陶显庭、郝振基、侯益太、白云生和我全参加了这个社。1935年分裂,把班牌分给了侯益隆。有我和侯永奎管事。

以上几个班社中,当年规模较大的是丰翠合班,我再具体谈谈它的组织和演出情况:

河北省无极县孤庄村,有个财主刘老东。他一个人成立了两个昆曲班。大班叫和丰昆弋班,小班叫和翠昆弋班,两班共有一百五六十人。刘老东有钱,把这两个班办得很阔气,其他各昆曲班社都比不了。刘老东亲自带领这两个班到京东各县演出,每年从农历正月初六开锣,到十一月十五日封箱,分为三个季度,每季度一百天。遇麦收、大秋、春节,各歇台三期,演员放假,以便与家人共同种收粮,食,欢度节日。

该班的主要演员有郭蓬莱,外号郭达子,霸县王庄人,多才多艺,唱黑头兼生、丑两行;化起凤,新安马村人,红净戏最拿手;刘同德,蠡县陈村人,唱架子花脸和武丑。

演员的戏份按季度发给,每季度发一次,一般数目多为二十吊左右,每吊合制钱一千枚。“大梁”角色最多也不超过四、五十吊。郭蓬莱每季度能拿制钱六十吊。全年三季共为一百八十吊。为地主扛活的长工,一个人所得的辛苦钱每年不过十五吊。

刘老东家在本村里有刘氏家庙,每年正月初六开始在他的家庙唱四天戏,叫“开门戏”。和丰、和翠戏班,分别挂起班社的牌子,各唱两天。在开戏时使用的大铜锣有半寸多厚,直径三尺多长,敲打时发出“咚!咚!”的声音。每逢敲锣,方圆几里内全能听到响亮的锣声。

另外,在本村的中心场地,临时搭起大戏台,从正月初十开始为村民们义演四天,叫做“丰翠合”。这两次演出的演员、戏码、衣箱和场面等,全布罝得非常整齐。正月十五吃过元宵,两个班便分道扬镖,各奔前程,去找“台口”。一直到麦收,才能回家里休息休息。

清末民初,昆弋在冀中各县流行极广。农民不但爱看昆曲,还在农闲和过年过节的时候,或者遇到接亲送友、过寿日、办满月、娶媳聘女、买房置地、邻里解和、求神还愿等等,动不动就唱几台戏。有时请来专业班社,更多的是请票會或子弟會。

当时巡回各县演戏,一般都以四天里一个"台口",四天里演出四个“帽儿戏”。头一天帽戏是《天官赐福》,第二天是《文昌点魁》,第三天是《八仙庆寿》,第四天是《六国封相》,全是含有喜庆吉利意味的群戏,占用的人较多,藉此亮亮行头,亮亮角色。幔帐也一天一换。

帽戏唱完了才开演"正戏"。戏码都是很硬的,如全部《白蛇传》《玉簪记》《玉杯记》《琵琶记》《乌盆记》《千里驹》《西楼记》《烂柯山》《长生殿》《桃花扇》《渔家乐》《铁冠图》《棋盘會》《五人义》等等,全是成本大套的戏,从前在农村很受欢迎,不像现只演一、二折。

文武场面与开戏

旧时舞台的建筑形式,跟现在的情况不一样,是突出的纵长方形的,无论是宫廷中的舞台,民间城镇里茶园的舞台,或者是乡间庙會演戏的“草台子”,都是这个样式。台上正当中,挂著一件大帏幕,俗称“守旧”。两旁是“出将”、“入相”的上下场门。在台上最後方正中"守旧"前,摆著一张长方形的场面桌。担任文武场面的,分别坐在桌子的左右。文场五人,是吹奏乐器的,包括笛、笙、唢呐、二胡;武场四人,是打击乐器的,包括鼓板、小锣、铙钹、大锣。这几位场面人,有时还要兼操别的乐器。鼓板吹笙兼堂鼓、小锣兼堂锣、大锣兼擦锅,文场用星儿时也由大锣兼。吹笛的等於皮黄戏的琴师,他要兼齐钹。两个吹唢呐的,一人兼海笛、三弦,武戏开打时兼堂鼓,一人兼吹笙或提琴。在每场戏的演出中,担任文武场面的人,吹吹打打是非常紧张的。

按照昆曲的老规矩,每场戏开戏前,场面上先“打通”,也叫“打台”,又叫“吹台”,就是前奏的意思。要间断地连打“三通”,三通之後,才正式开戏。

“文通”,是高腔通。这台上帏幕後,主要乐器有冬字锣、大铙钹、小锣、堂鼓。“二通”也是高腔通。第“三通”也叫“吹通”。这时撤去摆在台面上的旗、伞、大帐子,把场面移在帏幕前当中,吹通的乐器有大锣、堂鼓、齐钹、唢呐,吹奏著【一封书】或【一枝花】【柳摇金】等牌子。这"三通"打完之後才正式上演。一般是开场武戏,中间武戏,大轴也是武戏,在武戏中间穿插文戏,这样的安排可以调剂观众情绪,不致过度紧张或沉闷。

艺人们的艰苦生活

我从十几岁时,常随著昆曲班去农村演出,到过直隶祁州(安国)、博野、蠡县、深县、束鹿、无极、铙阳、安平、定州、曲阳、赵州等等县城和他们所属的一些乡镇。

……

至於吃饭,更简单了。據我所知道的,在荣庆社以前的班社,早饭是小米粥、硷菜,中午饭吃镘头或烙饼,佐以菜汤,晚饭自备。到了荣庆社成立,开始有了晚饭。但在四天演出的最後一天,没有晚饭,因为这天下一个“台”派人来接戏箱,得给来人准备饭,所以本班的人就得各自准备晚饭了。每在一个地方演完四天,要结算一天帐,除去吃饭和其它必要开销外,剩下多少,按每人应得的戏份均分。

……形成了许多清规戒律,做为教育昆曲班社人员的准则,相沿成风。概括起来,有如下一些戒条:(1)不许“反箱”(跟著戏箱的人闹意见)(2)不许反文武埸面(如果打错了家伙点,不许斜眼看,这样意味著骂人)(3)不许跟大师傅闹意见(4)不许抢戏演(5)不许争待遇(6)不许喝酒上台(7)不许带孝上台(8)不许骂人、打架和赌博(9)不许“台”(在台上东瞧西看)(10)不许带彩下台,演完戏必须把脸上的胭脂粉洗净,才能出去(11)不许接近不认识的人(12)不许到有妇女的地方去。

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术家站的立场,也不代表艺术家站的价值判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内容查询